HSUHK | SBUS | EN | A A A

ARTICLE

The content of this pag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2022-04-08

 

「王家永不分家」 王永慶做了什麼讓台塑集團做到永續經營 ?

作者: 羅立群博士
(文章原刊登在天下雜誌)

 

 

家族企業最怕傳承路上的灰犀牛!台灣近半企業主已經年過60,必須認真思考下一代接班之路。台塑王永慶、德國博世創辦人花多年時間為傳承規劃股權,為什麼不約而同都選財團法人、基金會?

 

  
圖片來源:天下資料

 

身為企業掌權人,必須思考:當闔眼離世升天後,最不希望親手創建的企業發生什麼事?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德國工業龍頭博世集團創辦人羅伯特.博世(Robert Bosch),為避免家族不和諧以及後繼無人帶來的企業經營風險,皆超前部署利用財團法人的設立或是基金會來安置企業股權,以避免巨大災難降臨創業家一輩子投入最多、情感最深的企業。

反之,站在今日回看當年,若未正視傳承障礙對未來家族企業所有權、經營權的影響,則如義大利奢侈品牌古馳(Gucci)、王安電腦與多家台灣知名企業發生的經營權風暴,則殷鑑不遠。

在統計學中,「灰犀牛事件」被比喻為重大且很可能出現的風險,卻因距離當下仍遙遠而未被重視。

在家族傳承中,灰犀牛事件可見於創辦人特別活潑、多妻多子,就如同清朝康熙帝,於是導致八王奪嫡;抑或是如同唐高祖李淵傳嫡長子不傳賢,於是玄武門事件再現。

掌權者應提前透過正式治理機制,來解決無聲無息悄然逼近的「灰犀牛」風暴!

王永慶以財團法人長庚醫院保護台塑

《天下雜誌》第188期指出:「民國88年底六輕完工後,預估將可帶動石化中、下游關聯產業增加1兆台幣的產值,為當地帶來10萬份工作,也為全國創造75萬個就業機會。」正顯示台塑集團對台灣重要性如同今天的台積電。而王永慶於過世後,留下在台528億台幣以及海外6000億台幣的龐大遺產,更是打破台灣個人繳納最高額所得稅紀錄。

 

對王家兩兄弟而言,做好台塑集團「永不分家」的股權安排,不只有助於家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對於社會安定以及對國家穩定稅收,做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之表率。

王氏昆仲兩人共有五妻十七子女,作為家族複雜且家產雄厚的家族創一代,生前若有完善的傳承規劃,將是重要但卻艱難的課題。

台塑行政中心副總裁王瑞華理解父親的個性,她就曾表示,「父親是有智慧的,不是財產放在那邊讓大家去爭,這會造成困擾。他最初構想是,財產應該是放進第三方信託。」

 

王永慶兄弟有先見之明,在生前已安排透過長庚醫院、海外信託基金,再搭配集團下公司之間交叉持股,做好股權安排。

如此一來,可避免家族企業發生愛馬仕(Hermès)於2008年遭LVMH惡意收購的情事,或甚至像Gucci因家族成員出售股權而被「改朝換代」。

而後愛馬仕因家族成員團結,放棄個人利益將股權鎖定,收購案未能成功,但已經凸顯股權安排的重要。

股權架構設計是台塑集團王氏昆仲在家族傳承上的精妙之處。不只避免後代為股權爭鬥,更能保護好企業本體。

台塑的股價從王永慶2009年離世時的42元台幣,如今已來到106.5元,成長了約2.5倍。直觀從股價表現來看,即使創一代不在了,公司每年仍穩定獲利成長。

由此可見,王永慶成功突破家族路障,實踐其人生最後一次創業 ── 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家族企業。

博世創辦人四招創建百年工業以基金會保護企業

有著相同遠見的掌權者還有歐洲百年工業家族──德國工業巨鱷博世集團(Robert Bosch GmbH)。

博世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零件供應商,在新冠疫情期間營收與獲利大幅成長,2021年總營業額788億歐元,成長約10%。

筆者2021年6月走訪中國大陸,與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陳凌教授交流時,談及從調研數據中觀察到非正式治理機制在台灣家族傳承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正邁向正式治理機制的階段。

陳凌教授則分享博世家族的掌權者為了維持企業基業長青,不惜將家族後代權力移出企業,將企業的管理責任委由專業經理人。

博世集團將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清楚劃分,讓企業獨立於家族由專業經理人管理,確保企業發展的獨立性與自主性。

這種經營制度的轉變源於創辦人羅伯特.博世生前的構想。他一生奉獻給博世集團,並視其企業為生命的延續,因此生前很早就開始嚴謹地進行規劃:

1)   1917年組建羅伯特.博世股份公司(Robert Bosch AG),將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給予7位總監49%股權。

2)   1921年原定要接班的長子過世,家族傳承出現缺口。公司基金的運行也出現障礙,不只公司的營運決策受股東干預,持股的專業經理人工作也出現倦怠。

3)   於是創辦人在1937年購回公司股份,並轉為股份不公開的有限責任公司(GmbH),擔任監事會主席,公司日常事務則交由董事會,以確保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4)   1938年,羅伯特立下遺囑,規定公司盈利必須回饋給公眾和慈善事業,秉持財務獨立和堅決不上市的原則,公司交由有能力治理的人掌管以確保基業長青。1942年羅伯特去世前親選7位最信賴的人擔任委員,並確立細緻的指導準則,共同執行家族企業治理。

22年後,羅伯特的構想最終實現。

1964年,由非盈利的博世基金會取得公司92%股權,投票權由博世信託公司擁有,原始家族成員與博世集團,僅留下各7%與1%的持股,形成家族企業所有權、經營權分離的架構。

繼任者依循創辦人的構想,將股份安全地放入基金會,保障公司未來長期發展。

獲得92%所有權的基金會肩負著家族長遠願景,在集團穩定成長下,持續獲得股息,並以這筆資金回饋給公眾和慈善事業,延續羅伯特生前希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精神。

成功的企業治理是留給後代的福澤

台灣60歲以上的企業家最優先關注的議題都是企業治理,實際上不單是華人社會,全球第一代創業家皆有相同共性,即難以放下自己一輩子投入最多心血的企業。

在生前,掌權者集中心力使企業出類拔萃,卻易忽略身後基業長青的重要性,因此家族企業所有權的規劃缺乏超前部署,將衍伸因家族成員複雜引發的經營權爭執,或股權分散引發的惡意併購,如台灣大同被外人奪權,正是未發現危及企業存亡的「灰犀牛」已悄然逼近。

從資誠《2019年台灣家族企業傳承調查報告》的調研數據發現,60歲以上企業家對於「以慈善機構作為股權管理的工具」的重要性認知為66.1%,但執行度僅11%;「以信託規範家族成員財富分配準則」的重要性認知為74.7%,但執行度僅15%,兩者的執行度與重要性認知不一!

主要可能原因有二,一是有相當比例企業家在傳承中「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風險」,二是企業家已經預知可能的風險,但正在論證探討階段。

先前台塑與博世透過財團法人醫院、基金會來安置股權的做法,雖不是保護股權的唯一途徑,卻值得擁有相似背景的企業家參考與借鏡。

這些規劃需經深思熟慮反覆完善後,才能最終拍板定案,正所謂十年磨一劍需長年投入非一朝一夕之功。

博世集團花費了22年才構築起家族股份、公司股權及制度設計的安排;王永慶則是透過多年時間逐步增加長庚醫院持有旗下企業的股權比例。

相較台塑和博世企業的成功佈局,同樣擁有基金會的巨頭長榮集團,則因為股權安排的架構,除了基金會扮演間接控股的作用之外,仍保留很大的股權分配給後代子女的作法,反而橫生枝節。

日前長榮集團長子張國華表示,父親去世後,兄弟間股份相當,若經營理念沒共識,注定是要分家。這句話本身不只闡明經營權未集中管理的風險,從家族傳承的角度而言,已經潛移默化在後代子女心中,植入只要理念不合終將走向分家這條路的觀念。

而王永慶在家族股權架構的處理方式讓後代即使不和睦,也沒有「分家」的選項,因為企業所有權已經透過公益信託和醫院持有,讓「台塑永續經營、王家永不分家」。

根據《2020台灣家族企業傳承白皮書》,台灣60歲以上進入傳承年齡的企業家已達45%,估計2029年將達69%,因此,即早探討、規劃、執行股權安排,是確保年過60的企業主基業長青的關鍵。

本專欄之後也將借鏡法國零售龍頭歐尚集團背後的穆里耶茲家族傳承案例,探討如何透過設立「家族基金」達成家族財富的保值和增值,同時又具有提高企業市值穩定性,以及支持家族成員達成創業目標的作用。

 
關於作者【羅立群】
  • 現任香港恒生大學客座教授暨華人家族傳承研究中心聯合主任、亞太菁英財富管理學院院長。專研家族企業傳承調查研究多年,著有《戰勝黑天鵝: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華人家族傳承研究中心
商學院, 香港恒生大學
香港 新界 沙田 小瀝源 行善里
電郵: cfsrc@hsu.edu.hk       電話: (852) 3963 5588
© 2020 香港恒生大學 版權所有 | 私隱政策

Chinese Family Succession Research Centre
School of Business,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ang Shin Link, Siu Lek Yuen, Shatin, N.T., Hong Kong
Email: cfsrc@hsu.edu.hk       Tel: (852) 3963 5588
© 2020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