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UHK | SBUS | EN | A A A

文章分享

2021年3月27日

編輯: 亞太菁英財富管理學院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與財長耶倫如何聯手讓美國再次偉大?

 

回顧這個動盪的2020庚子年,所有人心中最大的疑問應該是:「為何美國面對COVID-19如此狼狽不堪?」這個二戰以來就獨霸全球的第一強權,為何在最強大的政府和最先進的科技人才下,卻是全世界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截至2021年3月9日,美國新冠確診累積人數達2986萬人,即使總人口數僅為全球的4%,但病例卻占全球超過四分之一,死亡數超過五分之一。也因此,全球的智庫與新聞媒體開始懷疑─曾經強大的美國是否正在殞落?

美國強權殞落的開端─社會分裂

從拜登的總統就職演說,我們可以找到相關線索。拜登提到「在我國歷史上,很少人或很少時刻面臨著比我們目前更大的挑戰或困難。百年一見的的病毒奪走無數人命,導致數百萬工作機會流失。同時政治極端主義、白人至上主義和本土恐怖主義興起」,拜登在這場演說中的關鍵字是“團結”:「這是我們危機和挑戰的歷史性一刻,而團結是前進的道路」,那麼問題就是:為何美國不團結?

圖一:  美國兩黨意識型態極化顯現出社會價值分裂
資料來源:Bridgewater Associates, 2019/04

美國不團結的根源為結構性失業。2000年以來的科技變革與全球化浪潮導致美國工人失去了大量就業崗位,結構性失業導致貧富差距加大,貧富差距加大又導致民粹政治的崛起,特朗普的煽風點火再進一步引燃了潛藏的價值分裂與社會對立。因此,美國變得不團結。而不團結導致政府執政效率下降以及民間力量無法集中,在這次的疫情中表露無遺。反觀中國,在政府高效調配資源與民間“舉國一盤棋”的合力抗疫下,凸顯出中美間國力的相互消長。因此,結構性失業導致美國第一強權的地位受到威脅,美國政府勢必要對症下藥。

圖二:  2000年以來美國製造業就業缺口超過500萬
資料來源:Bloomberg, 數據截至2021/02

美國的解藥: 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

從「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的角度出發,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何2020年美聯儲推出了史無前例的無限量化寬鬆,並提出「平均通脹目標制」改變了過去40年的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同時美國財政部通過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經濟紓困措施,並還要追加更大規模的基建計畫。一切政策的目的都是要以「就業」為最高指導原則,解決了結構性失業,美國才能再次偉大,才能鞏固世界第一強權的地位。

(一)  貨幣政策: 長期維持寬鬆,創造有利就業的經濟環境

2020年3月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危機的跡象後,美聯儲迅速降息至零利率,並開啟無限量化寬鬆,隨後搬出了2008年的各种紧急贷款计划,並與财政部合作宣布了一系列新的融資工具(如商業票劵融資工具、一級市場企業信貸便利等)。美聯儲資產規模在3個月內增加近3萬億美元,而2008年金融危機後耗時5年時間才達到這個規模。無論從降息速度、QE節奏或工具種類來看,這一次的貨幣政策寬鬆都是前所未見的。但這些措施更多的是用於紓困,而非刺激就業。

圖三:  2020年美聯儲擴表速度為金融危機後的20倍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21/03/10

更重要的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2020年8月27日召開的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上宣布採用「平均通膨目標」政策,即「尋求實現平均2%的通膨率,同意通膨率在一段時間低於 2% 時,也會讓通膨率保持在高於2%一段時間」,而美聯儲不急於立即改變貨幣政策,「貨幣政策決定將以就業最大化為依據」。這意味著,美聯儲將犧牲部份通膨空間以換取更多的就業創造,淡化了菲利浦曲線的重要性。這相當於美聯儲轉變了1980年代以來以“抑制通膨”為主的貨幣政策框架,其目的就是要盡可能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為就業創造提供最適當的環境。

圖四:  美聯儲貨幣政策框架出現40年來的首次轉變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21/03/11

那麼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將維持多久?超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可以分為兩階段來看:  縮減 QE (taper) 及升息。taper 可能於2022上半年開始啟動。美聯儲在2020年12月會議紀要中首次指出「一些官員認為,只要聯儲的就業和通脹目標取得了實質性的進一步進展,就可以開始逐漸減少購債」,根據目前美聯儲官員的談話,基本一致的態度是2021年以前不會啟動taper,並會提早與市場溝通。

 

升息方面,根據美聯儲3月利率會議公佈的點陣圖,至少到2023年以前都不會升息。而面對債市的波動與市場對於提前升息的樂觀預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2021年3月5日的談話中重申了在條件沒滿足之前不會加息的鴿派態度,並強調了以就業為首要任務的立場「4%的失業率是一個不錯的目標,但要達到最大就業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聯儲2021年1月會議紀要也指出「如果將自大流行開始以來報告的大量離開勞動力的工人算作失業者,則失業率應為大大提高。」這說明,除了失業率恢復衰退前的水準,美聯儲也希望看到勞動參與率的回升,即讓因結構性失業而退出勞動市場的人們重新獲得就業。

圖五:  美聯儲點陣圖預估首次升息將在2023年之後
資料來源:Federal Reserve, 2021/3/17

但美國要有效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光靠貨幣政策是不夠的。鮑威爾在2021年2月11日的談話中呼籲政府增加對經濟的財政支持,因為「僅僅依靠貨幣政策不足以讓勞動力市場恢復到完全的活力」。而美國財長耶倫也在2021年2月18日呼籲出臺大規模刺激方案以使經濟恢復全面增長,因為「做得太少的代價要比做太多的代價高得多」。這些表態凸顯出美國政策制定者的思維轉變,因為記取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政策力度不足”導致長期經濟疲軟的經驗。除了維持更長時間的寬鬆貨幣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財政政策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

 

正如高盛在2021年度展望報告提到的,過去十年貨幣導向的刺激政策僅限於銀行體系,它只能使高收入人群受益,但這些人的邊際消費傾向只有3%。相反,低收入家庭的平均消費傾向在95-105%。由於美國大部分的財富由少數人持有,因此整體財富增長對經濟的額外需求很少。而COVID-19將是新時代的催化劑,全球政策重點將從金融穩定轉移到社會需求,以處理不能再被忽視的政治問題,如不平等、氣候變化和關鍵部門結構性失業,正如美聯儲宣佈新政策框架所指出的「強週期經濟部門解決了許多此類問題」。

 

歷史表明,為解決收入不平等和少數族裔失業的社會問題,經濟必須走向過熱,因為低收入者的工資增長最快並能有效縮小差距。實際上,從拜登的財政戰略,和強森在英國的“升級”議程,到歐洲的多年財政框架和中國的五年計劃,再分配(redistribution)政策正成為全球決策者長期議程的核心。即使COVID危機最終將消失,但再分配政策將在2020年代持續發酵。

 

圖六:  貧富差距使貨幣政策難以有效刺激經濟成長
資料來源:Goldman Sachs, 2020/11

(二)  財政政策:  “做得太少代價更大”, 透過再工業化創造美國就業

在“做得太少的代價要比做太多的代價高得多”的原則之下,美國財政部從2020年3月以來陸續推出多項財政刺激法案,截至2021年3月累積規模超過6萬億美元,相較2008年金融危機的規模高出3倍以上。但就財政項目來看,這些法案的用途旨在「防弊」而非「興利」,因為大多數的資金都用於企業貸款援助、家計單位失業救濟與現金支票、醫療保健支出等,主要目的是填補經濟活動的缺口而非刺激成長。因此,目前為止的財政法案屬於第一階段的「防弊」政策,是要避免更多的就業崗位流失。而要填補結構性失業的缺口,更重要的是第二階段的「興利」政策,也就是透過“再工業化”為美國製造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圖七:  2020年財政刺激規模為2008年的3倍
資料來源: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 2021/03

隨著1.9萬億美元的「美國救援法案」落地後,拜登政府將聚焦第二階段的經濟計劃─瞄準基建及綠能轉型的長期發展政策。彭博社指出,拜登下一個經濟復蘇計畫的規模和複雜性將遠遠超過1.9萬億的紓困計畫,方案的核心可能是自羅斯福新政以來美國最大的基建計畫。2020年7月拜登競選期間曾提出一項總額2萬億美元的基建與綠能計畫,大致分為綠色基建、傳統基建、公平基建、美國製造四大領域。透過綠色基建,美國經濟將建立起環保產業鏈,為美國工人帶來新增的就業機會。透過傳統基建與公平基建,美國商業活動的效率將得到提升,為吸引海外投資創造就業提供了更優質的環境。

圖八:  拜登2萬億基建計畫的項目分類
資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 2021/2/28

最後,借由這次疫情中美國面臨的部分物資短缺問題,拜登將打造屬於美國的供應鏈,在確保國家安全無虞之外,更為美國製造業提供新的就業機會。拜登在2021年2月24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針對半導體、電動車電池、稀土礦物和藥品四4大關鍵產品展開為期100天檢討,以促進美國國內生產,解決供應鏈問題。拜登還表示,第二個行政命令將啟動為期一年的檢視,針對6項產業(國防、公衛、通訊、能源、交通和食物)將找出可用的政策來強化供應鏈。

 

以其中最重要的半導體為例,根據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數據,美國半導體公司銷量佔目前全球晶片銷售的47%,但2018年只有12%的晶片是在美國生產,較1990年的37%大幅下降。美國新任貿易代表戴琦在2021年3月1日表示「將努力打擊一系列不公平的中國貿易和經濟做法,並將尋求將中國審查制度視為貿易壁壘」,這表明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發展的圍堵不會停止。同時拜登政府也要擴大美國國內的產能。全球最大晶圓製造商台積電近期一封內部信件指出,除了即將動工的亞利桑那州廠區之外,未來在美國將擴大至六個「超大型晶圓廠」。

圖九:  美國半導體產能占全球比例在過去30年大幅下滑
資料來源: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2020/09/18

實際上,拜登政府提出建立綠能產業、升級基礎建設和強化供應鏈等措施,是延續2009年奧巴馬「再工業化」的概念。當時提出的《出口倍增計劃》、《製造業促進法案》等措施,就是要加強出口和製造業的角色,側重復甦製造業等實體經濟,以鞏固部分產業的全球主導地位。而當時身為奧巴馬幕僚(副總統)的拜登,延續前期的政策合情合理,只是這次記取了上次的經驗後,會更有策略性、更有針對性的推動再工業化政策,終結結構性失業問題,進而讓美國再次偉大。十年前,奧巴馬政府推動了頁岩油革命;十年後,拜登政府將推動清潔能源革命。同時,隨著美國基建升級,以及全球科技創新進入新時代,美國也將進入新時代?

圖十:  拜登是否將讓美國再次偉大?
資料來源:Bloomberg, 2021/03/11

華人家族傳承研究中心
商學院, 香港恒生大學
香港 新界 沙田 小瀝源 行善里
電郵: cfsrc@hsu.edu.hk       電話: (852) 3963 5588
© 2020 香港恒生大學 版權所有 | 私隱政策

Chinese Family Succession Research Centre
School of Business,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ang Shin Link, Siu Lek Yuen, Shatin, N.T., Hong Kong
Email: cfsrc@hsu.edu.hk       Tel: (852) 3963 5588
© 2020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