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
「為什麼父親事業的願景會成為子女的使命? 因為父親兒時的陪伴,所以我願意接班!」
上述情境是案例是發生在參與資誠(PwC Taiwan)2019年家族傳承調研時,與成功創業近30年的傳產企業掌門人,及其二代接班人訪談中極有溫度的對話。
這是一位氣質高雅、談吐幹練,在英國留學主修行銷的企業二代,因為其所學與家族事業「距離遙遠」,同時這也是國內創一代和富二代普遍存在的狀況,父輩往往是黑手起家,二代念企管行銷、甚至藝術。
她說,「因為我父親的願景就是我的使命!」她給了一個有厚度的回應!再問,「是什麼力量讓妳願意承擔家族使命?」
她說,「因為我愛我爸。」
此時,與會者皆動容且同時感受到坐在一旁父親驕傲的眼神!最後問到「那又是什麼樣的『積累』,讓妳有這一份對父親的愛?」
原來創業維艱的一代,要讓二代有承擔「守成不易」的意願,就是30年來創業再忙碌,也要當一個晚飯永不缺席的父親,用行動來「珍惜」每一天與孩子的晚餐。
這個持續的「儀式」,在日積月累後,竟然形成父女之間情感交流、相互信任、培養默契並建立共同價值觀的基石。
進一步而言,我們看到在親情基礎的構面上展現出無可替代的信任與彼此行為互動的良善性、可靠性與可預測性。
於是每當家族(企業)在前行路上遇到障礙之際,後代子孫在家族團隊意識下,也就「本能性」的挺身承擔,並且接受可能的犧牲、調整的苦痛及利益的損失!
上面的案例是成功透過「爸爸回家吃晚飯」的「儀式」,使得一代規劃「十年後由家族成員接班」的傳承目標,獲得了優秀二代最真誠回饋 。
就更深層次而言,如果要凝聚家庭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親密感,我們應該經常和兒子女兒們好好「聊」上一頓飯 。
透過共餐可拉近親子距離,並分享父母親的人生感悟,這種體驗父母親總結人生智慧的過程,在豐富孩子的心靈層次的同時,也增加了他們人生的「厚度」,就如同親子共同品嘗 2004 年的 Nuits St Georges 紅酒,其中蘊含著釀酒師用真愛所淬鍊釀造出的天使之淚。
如同猶太人透過家族式的「哈柏露塔」(Havruta)與孩子形成「家族愛」的關係。
「哈柏露塔」 其字意為尋找伙伴,也就是家人一同提出問題,再透過對話討論及互相辯論而形成麥卡利斯特(McAllister)在1995年所提出的「認知型信任」(cognition-bases trust)。
我建議的實踐方法是:
(一)在家人每天吃完飯、洗完碗後,父母親花30分鐘與孩子進行「哈柏露塔」,這種在情感基礎上的理性陪伴,也是為了日後在優化代際溝通及家族和諧上進行超前部署的戰略規劃!
(二)比照猶太人每週五晚上的安息日晚餐,短則2個小時,長則7個小時,這是猶太人在維繫家族情感交流,使其緊密關係遠超其他民族的重要關鍵!
試想:如果我們的家族,在盛夏週六的傍晚,祖孫三代14人,看著夕陽,一家子挨著坐,吃著BBQ、手拿18天台灣生啤酒、家人三三兩兩話家常,這美不勝收的一幕,不僅凝聚當代家族成員的情感歸屬,更是「富過四代,基業長青」的基石。
可惜的是,我父親跨過庚子到了辛丑,就高壽一百有二,美景難再現。
然而,如果您是成功的創一代,在年過九旬之際,也許會總結出:不過就是一頓飯,卻是成就家族永續的起手式。
今天我們「用晚餐」,下回聊聊「讀寫家書」!
關於作者【羅立群】
現任香港恒生大學客座教授暨華人家族傳承研究中心聯合主任、亞太菁英財富管理學院院長。專研家族企業傳承調查研究多年,著有《戰勝黑天鵝: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